秦皇島港是國內大型能源樞紐港口的典型代表,其物資管理業務面臨著業務復雜、體量大、范圍廣、保障重等多重壓力,物資庫存達億元規模。早在2006年秦皇島港就選擇當時比較先進的國外軟件作為基礎技術平臺,完成了第二代物資管理系統的建設,實現了從傳統線下管理邁入了以電子化、流程化為主要特點的信息化系統管理。
但隨著物資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當前全球政治經濟環境競爭格局的背景下,國外軟件已經不能支撐秦皇島港新時代的物資管理需要且存在風險,亟需利用新一代的技術手段,對物資管理系統進行變革和重塑,建設技術可控、風險可控、數據可控的物資數字化運營管理系統來支撐秦皇島港“數字化升級”和物資“雙平臺”管理戰略。
2021年下半年應秦皇島港物資業務變革的需要,玖道科技緊緊圍繞秦皇島港的業務場景和用戶體驗,提出使用基于玖道科技自主知識產權的開發平臺 + 具有運營場景數字化、庫存管理柔性化、物資業務智能化、處理執行移動化及業務管控全景可視化的物資管理的全新方案,幫助秦皇島港建設第三代物資管理系統,實現:
全港物資集約化管理,物資與相關資源的管理平衡;
內部單位之間、內部崗位之間、供應鏈之間、內部各系統之間的業務數據充分融合和高效協同;
應用智能預測模型,建立備件、備品消耗的數據分析模型,提供科學合理的物資庫存量參考;
初步建立物資庫存與消耗的數字孿生應用場景,為業務管理人員提供決策分析的動態模擬應用,實現港口生產安全運行的“無憂”環境;
有效支撐秦皇島港物資管理的變革和創新。
秦皇島港第三代物資管理系統,在秦皇島港相關業務部門的配合下,以及在玖道科技咨詢部、研發中心、產品部、項目組的通力協作下,克服了疫情帶來的困難,歷經9個月,于2022年3月7日正式上線運行,支撐秦皇島港物資中心,以及股份生產單位和輔助單位等 20家單位的物資管理業務的日常運行。從3月25日開始,物資中心和各使用單位進行了物資管理系統的首月物資結賬,結賬業務涉及:
物資中心的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
各基層單位的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
秦皇島港結算中心;
各業務部門對物資管理系統中的業務交易,進行了多個層面與多個核算口徑的核算和對賬,包括:
對外 — 供應商;
對內 — 港內單位;
使用單位 — 業務自核算;
截止到4月1日,由玖道科技建設的秦皇島港第三代物資管理系統成功完成首批上線的20家單位3月份的物資月度結賬和對賬,數據準確,結果正確;財務部門完全使用物資系統的結算數據進行賬務處理。結算的業務交易總流水金額將近4400萬,涉及交易1.1萬余筆。
系統首月結賬成功標志著:
1、玖道科技開發的物資管理系統,經受住了秦皇島港物資業務日常管理和操作的考驗,并使業務操作工作量減少了50%,結算時間減少了30%。系統使用的峰值已經超過原先物資管理系統(國外軟件)使用的最高峰值,幫助秦皇島港開啟全新的數字化管理時代。
2、玖道科技開發的物資管理系統,已經完全替代了客戶原先使用16年的國外軟件。提供了自主可控的技術平臺,幫助秦皇島港打破國外軟件的技術壟斷,降低“卡脖子”風險。也是國內港口行業實現首個集團化管控的物資管理系統的國產化替代。
3、秦皇島港的物資統管模式是目前國內港口中最復雜的一種管理模式。玖道科技開發的物資管理系統,已經具備了應對工業企業中較為復雜的集團化采購與保障的物資管控體系下的內部物資(除生產原材料之外的維修維護相關物資)業務管理能力。
4、秦皇島港首批上線20家單位的物資結算成功,標志著玖道科技開發的物資管理系統的成熟、穩定、可靠和高性能。不久將會全面推廣到秦皇島港內數十家單位進行應用,形成規模效應。
5、中國絕大部分港口都是使用國外的軟件進行物資業務管理,玖道科技的物資管理系統在秦皇島港替換國外軟件的成功,標志著我們具有不亞于國外的軟件開發能力,且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及更高的性能指標,能為港口的物資管理提供更為廣泛的技術、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服務,且安全可控。
玖道科技將持續為軌道交通、港口、制造行業提供物資數字化運營管理的系統產品和業務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實現物資全過程動態控制、精細化管理、智能分析和科學決策。腳踏實地地用數字化重塑管理流程,引領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保障生產安全運行。